2008年8月28日 星期四

社區醫療網

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 執行模式係同一生活區由 5~10家西醫診所組成一社區醫療群,希望將目前分科過細、解決症狀的片斷性診療,轉型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連續性照護,由民眾就近選擇登記一位家庭醫療照護專責醫師,而由該醫師及其醫療群醫師團隊成員,對整個家庭提供持續性及全面性的照顧(包括預防保健、家庭訪視、健康諮詢、疾病治療、轉診服務及社區衛教等)。參與此一計畫的社區醫療群,須能提供 24小時電話諮詢服務 , 讓登之家戶會員於緊急狀況發生時,能立即獲得醫療諮詢服務,掌握病患最妥適的醫治時間。

漫談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多發生於兒童及年青人,而年長者較少見。當過於疲勞,氣候嚴寒或酷暑,或已有感冒的情形,急性扁桃腺炎就容易發生,它來的十分突然,先是發冷、發燒,隨之而來是喉嚨痛,甚至吞燕困難,尤其是兒童,常會拒食。同時還會有全身性不適,如頭痛、倦怠、關節痛等出現。扁桃腺此時紅而腫大,外表為一塊塊的白色滲出物覆蓋著。急性扁桃腺的病人,除按時服用醫師所給的藥物外,並要臥床休息,攝取適當液體,大部份患者症狀約在七到十天消退,如果發燒及全身不適現象超過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時,則須用抗生素治療,以盤尼西林為主。 急性扁桃腺炎多半可以治癒,但當遇到頑固的病菌,雖用強力抗生素,也不能完全消滅掉,仍殘存一部份在內,身體健康時便無事,當身體衰過度疲勞或較弱時,殘留細菌會再繁殖生長,又出現急性扁桃腺炎症狀,持續約一週才可痊癒,如此週而復始的復發、痊癒、患者不勝其煩,即所謂慢性扁桃腺炎了。它的治療亦似急性扁桃腺炎,即休息、攝取液體、止痛劑,有必要時給予抗生素,若要徹底根除,就要手術治療。
成人的急性扁桃腺炎大都是顎扁桃腺作怪。幼兒的扁桃腺炎則常由增殖腺炎引起,並常會合併中耳炎。急性扁桃腺炎以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為多,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次之。慢性扁桃腺炎多由急性扁桃腺炎反覆發作而致,也可繼發於某些急性傳染病後如猩紅熱、白喉、流行性感冒及麻疹等。症狀產生相當快速,剛開始時有喉嚨痛、發燒、身體不適、吞嚥疼痛、轉移性耳朵痛、頸部淋巴腫大且觸痛、背部及四肢酸痛、寒顫、聲音沙啞。急性期持續至六天後,症狀減輕,體溫下降,腫脹及疼痛消失。急性扁桃腺炎的典型症狀是發燒、喉嚨痛、吞嚥困難。體溫可達40℃左右。部分人還會有頭痛及全身肌肉、關節痠痛的現象。也有人在下巴周圍可以摸到腫大的淋巴結。張口檢查時,可以發現口腔後壁兩側的顎扁桃腺有紅腫現象,腺體表面並有白或黃色的分泌物。
支持性療法:臥床休息,飲用大量白開水,取得咽喉抹片做細菌培養及敏感試驗,如沒有合併症,一般在7到12天內痊癒。抗生素治療。

漫談中耳炎

中耳是位於顳骨內充滿空氣的構造,前方有一條「耳咽管」通到鼻腔後方的鼻咽部。上呼吸道感染(即一般所謂的感冒)時,病原就可順著耳咽管逆流而上,進入中耳,造成中耳發炎。六歲之前,由於耳咽管尚未發育成熟,因此較平,較短。當鼻、咽等部位受感染時,病原較易經由耳咽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許多小孩有所謂的「中耳炎傾向」,更容易重覆發生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可能有發燒,耳朵疼痛,聽力變差,甚至耳朵流膿等症狀。年紀較小的小孩,因為不會表達,可能只是啼哭,焦噪不安或用手抓耳朵。如果沒有仔細檢查耳朵,往往就被忽略了。.急性中耳炎須以適當的抗生素治療10至14天。在治療48到96小時後,病人應接受耳鏡的追蹤檢查,以評估治療的效果,並決定是否須改用第二線藥物或做耳膜切開術。 .部分小孩在接受治療後,會產生中耳積液的現象(即漿液性中耳炎)。中耳積液雖無明顯不適,卻可能會影響聽力,或產生其他併發症。因此,雖然不一定要長期服藥,卻須定期有耐心的接受鼓氣式耳鏡追蹤檢查,以便能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有時,耳科醫師還會藉著「鼓室圖」檢查,以了解中耳壓力改變的情形。另外,也須徹底檢查鼻、咽等相關部位,找出中耳炎的誘發因子,常見的例子是病人患有鼻竇炎,鼻涕往後倒流到鼻咽,長期刺激耳咽管在鼻咽的開口,造成耳咽管功能變差,中耳積液更難清除,此時便應先將鼻竇炎治好。部分急性中耳炎的病人因延遲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能造成耳膜穿孔,久而久之,變成耳膜穿孔性慢性中耳炎。往後一旦發生上呼吸道感染,或有不潔之物經由耳膜穿孔進入中耳,就可能反覆發炎流膿,時間久了,可能會破壞聽小骨,傷害內耳,出現聽力減退、耳鳴、頭暈、顏面神經麻庳等症狀,更嚴重的可能會產生膽脂瘤,侵蝕骨頭,引起顱內併發症。

漫談鼻竇炎

在耳鼻喉科門診經常遇到一些鼻部不適患者,自述自己得了鼻竇炎,或要求醫師給予檢查是否患了鼻竇炎。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好像鼻子不通、流鼻水、或是頭痛等症狀,皆將其歸類為鼻竇炎。其實如經仔細檢查,其中僅有部份患者患有鼻竇炎而已。除了醫藥廣告多少給社會大 眾一個錯誤印象外,鼻竇炎本身也是討厭的毛病,故大家往往就把它濫用了。
通常鼻竇共有四對,在鼻子兩側是上頷竇,上前方為前額竇,上後方為篩竇,再後面為蝶竇。鼻竇呈不規則、大小不一之空腔。鼻竇之功能,眾說紛云,有人說因鼻竇空腔的存在可減少頭顱的重量,有利平衡;也有人認為與鼻子共同負擔調節吸入空氣之溫度與濕度且利講話的共鳴等等。
慢性鼻竇炎成因,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未治癒之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慢性鼻炎或急性鼻竇炎移行而形成上呼吸道發炎或急慢性鼻炎會形成鼻黏膜之發炎及腫脹,如治療不適當,使鼻竇無法暢通,聽任細菌在鼻竇內繁殖,炎症反復再發,即移行成慢性鼻竇炎。
 (二)齒源性鼻竇炎:牙根與上頷竇底部很接近,如大臼齒或小臼齒的牙根發炎了,細菌可能侵入上頷竇內形成上頷竇炎。
 (三)機械阻礙鼻竇開口:簡單的說就是鼻腔
慢性鼻竇炎最困擾患者的症狀是流不完或擤不掉的膿稠鼻涕、且鼻子不通引起呼吸不順暢、鼻涕往咽喉倒流使喉嚨經常不舒服、慢性咳嗽、嗅覺機能喪失、更有甚者引起頭痛、前額腫脹或有壓迫感等等。以上這些症狀久而久之使患者情緒日漸低落、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減低、失眠而嚴重的影響日常生活。
鼻竇功能正常,可採局部治療及適當之藥物及抗生素應可改善。什麼時候需要手術呢?其實見仁見智,如果你對鼻子呼吸的品質要求高,當然是及早手術,也就是藥物治療完全無效,就可以考慮手術,至於要接受哪一種治療,應可以跟醫師詳細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將困擾您多年的鼻竇炎一掃而清。

漫談眩暈症

眩暈的發作是相當痛苦的,有過經驗的患者常說眩暈發作的時候真有不如歸去的感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眩暈的實例就是暈車、暈船或是小孩玩團團轉的遊戲,看看他們顛簸不穩、噁心甚至嘔吐的樣子實在痛苦極了。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眩暈的感覺就是團團轉、東倒西歪、天眩地轉、步態不穩常伴有噁心甚至嘔吐。平時我們可以自由自在的行動而無困難,例如走路、跳躍、騎單車等,除了要有健全的四肢外,尚須要有協調肢體動作的功能。這個協調工作就是由前庭小腦系統、視覺系統及本體感受系統三大平衡系統來統合。如果這三大平衡系統有一個發生障礙,則可以勉強由剩下的兩個正常功能的系統來維持平衡。但是如果三者之中有兩個發生障礙,則患者根本就是無法維持身體之平衡,沒有辦法行動了。
身體平衡失調是一回事,眩暈又是另一回事。平衡失調不一定會伴有眩暈,但遇有眩暈的人卻常有平衡上的問題。三大系統中,會產生眩暈的就是前庭系統的障礙,也就是本文所要介紹的眩暈症。
眩暈只是一種症狀像咳嗽、打噴嚏、頭痛一樣不是疾病的名稱,但其背後一定是有某種潛在疾病。會引起耳前庭障礙的毛病還真不少,只是這些潛在疾病往往很難發覺得出來。在還不能明確的歸類於某一種疾病時,我們常常暫時統稱『眩暈症』。
問診是眩暈最主要的一環。從眩暈之性狀、發作的頻率、持續時間之長短、有無誘發的因素、有無聽覺方面的症狀、身體有無痼疾等等一一要問清楚。一般來說患者常感到頭重重、頭顱內空空的、暈暈的輕飄感、走路不穩、天旋地轉、躺下起床之瞬間房子轉得很厲害、噁心、想吐等等。只因為眩暈是一種自覺症狀,沒有辦法用某種量出來而個人的主觀又不盡相同,因此主訴的症狀形形色色。如果主訴有『轉』的感覺則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屬於末稍性的障礙,也就是內耳的毛病。如果再追問下去,患者可能又有耳鳴又有聽力的問題。吵雜的聲音常使他不能忍受,所以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不太喜歡去。如果是有這樣的抱怨的話,我們可以猜想可能聽覺器已經受波及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前庭問題都會出現典型的眩暈症狀,如果患者的主訴只有昏沈的感覺,那我們就必須再進一步去檢查。
眩暈症之治療以內科療法為主。需較長期間之服藥,多半的患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療效。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不多,如不好控制的美尼爾氏症。如有腫瘤發現當然手術是唯一的途徑。